7.《老子通释》——读书笔记


第一章

  • “若有若无”的状态如果往大里说,也会引出一对重要的概念,那就是“无”和“有”的哲学定位。老子说,“无”,是天地之始;“有”,是万物之凭。“无”,产生奥秘;“有”,产生界定。

    第二章

  • 第一,有美、有善,当然是好事,但不必去设定它们的成因和规范;

    第二,即使设定了,也不要推行天下。

    如果无视这两条界限,美和善都会变质。

  •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而弗始,生而弗有,为而弗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
  • 儒家的圣人是典范化的道德人;道家的“圣人”则体任自然、拓展内在的生命世界,以虚静、不争为理想生活,鄙弃名教,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(甚至包括伦常规范在内)。道家的“圣人”和儒家的圣人,无论对政治、人生、宇宙的观点均不相同,两者不可混同看待。

    第三章

  • 不尚贤,使民不争。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。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

    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。常使民无知无欲,使夫智者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

  • 老子并不排斥贤能之人,后面有不少文字要他们收敛才华和锋芒,让他们处于一种韬光养晦的状态。他在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思想,是要整个社会不要崇尚一些特殊的人,即便他们确实不错,也不要崇尚。

    第四章

  • 光和尘,既高贵,又卑微,既给尘世带来光亮,又给尘世带来真实。它们处处弥漫,无远弗届,却不让自己的形体显现,这实在是一种生命理想。

  • 文中“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”

    第五章

  • 现代钱锺书在《管锥编》里说:“刍狗万物,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,非天地忍心而不悯惜。”

    第八章

  • 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

    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

    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
    第十一章

  • 他将让大家进一步明白,他所说的“空”和“无”,更多的是指省减、收敛、删弃。

    第十二章

  • 五色令人目盲。

    五音令人耳聋。

    五味令人口爽。

    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。

    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

   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
    第十三章

  • 第三个重点是“以身为天下”。老子从以上两点论述得出结论,天下真正有分量的不是外来的“宠”、“辱”、“患”,而是自身生命。一个人如果能很好地尊重自己的生命,不去折腾外来的一切,反而能推己及人,管理天下。他相信,一个真正珍爱自身生命的人,就能承担很多大事。

    第十八章

  • 虚静的心境是一个修炼的目标。在日常生活中,这个目标可以提示世人:很多执着的追求和努力,效果适得其反。

  • 大道废,有仁义;

    智慧出,有大伪;

    六亲不和,有孝慈;

    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
  • 老子对“逆向因果”的揭示,是要人们认知天地大道的平衡系统,不要沉迷在自得、自满、自信、自欺的井窟中而窃窃自喜。老子幽默地指出,那些正面名号,完全可以用负面含义来表达。而且,这里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的比例关系:正面名号越大,负面含义也越大。

    第十九章

  • 老人家显然是被毕生所见的那些“学人”搞烦了,觉得只有与他们绝交,才能消除忧虑。

    第二十二章

  • 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

   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

    不自见,故明;

    不自是,故彰;

    不自伐,故有功;

    不自矜,故长。

    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
    古之所谓“曲则全”者,岂虚言哉,诚全而归之。

    第二十三章

  • 希言自然。

    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孰为此者?天地。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?故从事于道者,同于道;德者,同于德;失者,同于失。同于道者,道亦乐得之;同于德者,德亦乐得之;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。

    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
  • 他说,向道之人,便同于道;向德之人,便同于德。而且,道也乐于接纳这样的人,德也乐于接纳这样的人。这样,他就把道、德放到了常人能接触、能交往、能成为朋友的亲切地位。顺便老子又幽默地说,对于失去道德的人,“失”也乐于接纳他们。总之,你向着什么,什么就来了,而且都来得非常快乐。

    在这么亲和的气氛中,又会让人反过来想到,同样是道,却能喝止天地的暴风雨。两相对照,道,刚极柔极、雄极顺极,实在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存在。

    第二十五章

  • 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

    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

    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
    第二十六章

  • 老子在这一章,以重制轻,以静制动,说明他所奉持的,是一种厚重而又安静的哲学。 厚重而又安静,恰恰是自然之道的本性。

    第二十七章

  • 善行无辙迹;

    善言无瑕谪;

    善数不用筹策;

   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;

   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。

   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,故无弃人;常善救物,故无弃物。是谓袭明。

    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师。不善人者,善人之资。不贵其师,不爱其资,虽智大迷,是谓要妙。

  • 大道鸿蒙无际,把一时的善恶、是非、智愚都看成是辽阔襟怀中的自然现象,并不过于计较。而且相信,一切都会因时而异、因地而异。所以,没有什么不可以存在于大道之内,没有什么一定要弃之于大道之外。大道之外,又是什么? 总之,道的思维,宏观千山,包容万水,无不可救,无一必弃。由此也就产生了“不争”的含义:争什么?为何争?与谁争?

    第二十九章

  •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,吾见其不得已。天下神器,不可为也,不可执也。

    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

    是以圣人无为,故无败;无执,故无失。

    夫物或行或随,或歔或吹,或强或羸,或载或隳。

    是以圣人去甚,去奢,去泰。

  • 这一章的思想重点有三项:

    第一,天下是神圣的存在,所以圣人无为、无执。

    第二,因为无为,所以无败;因为无执,所以无失。

    第三,世间人事各执一端,圣人要引导大家去除极端和过度。

    第三十二章

  • 老子对道的特性罗列了六项:一、无名,二、质朴,三、幽微,四、万物服从,五、自然均匀,六、天下所归。

    第三十三章

  • 知人者智,

    自知者明。

    胜人者有力,

    自胜者强。

    知足者富。

    强行者有志。

    不失其所者久。

    死而不亡者寿。

    第三十五章

  • 大道正好相反,它意在高天,气盖山河,没有任何理由要强化某一个角落的视听。它包罗万象、容纳众口,没有任何理由要突显某一种特别的味道。

    第三十六章

  • 将欲歙之,必固张之;

    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;

    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;

    将欲取之,必固与之。

    是谓微明。

    柔弱胜刚强。

    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,不可以示人。

    第三十七章

  • 顺便提一下,这种“无为而无不为”的观念,对我本人的影响也很大。如果从官场和媒体的角度来看,我是一个没有职务、没有称号、没有归属、没有主业的人,而且,不上网,不开会,不用手机,完全可以说是一个“无为”之人。但是,我似乎又什么都做,而且差不多全都做成了,因此又是一个“无不为”的人。这两重身份使我四海为家、无学不窥、随处落脚、永远自由。对此,我要感谢老子。

    第三十八章

  • 在老子那时代,礼已演为繁文缛节,拘锁人心,同时为争权者所盗用,成为剽窃名位的工具,所以老子抨击礼是“忠信之薄而乱之首”。老子一方面批评礼对于人性的拘束,另方面向往于道的境地——自然流露而不受外在制约的境地。(见《老子注译及评介》)

    第三十九章

  • 昔之得一者: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神得一以灵,谷得一以盈,万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。

    其致之也,谓天无以清,将恐裂;地无以宁,将恐废;神无以灵,将恐歇;谷无以盈,将恐竭;万物无以生,将恐灭;侯王无以正,将恐蹶。

    故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

    是以侯王自称孤、寡、不穀。此非以贱为本邪?非乎?故至誉无誉。是故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。

    第四十章

  • 反者,道之动。

    弱者,道之用。

    天下万物生于有,

    有生于无。

    第四十一章

  • 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

    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

    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

    故建言有之:

    明道若昧,

    进道若退,

    夷道若颣,

    上德若谷,

    广德若不足,

    建德若偷,

    质真若渝,

    大白若辱,

    大方无隅,

    大器晚成,

    大音希声,

    大象无形。

    道隐其名,

    夫唯道,善贷且成。

  • 在以上一系列“逆向因果”中,有四项我特别在意,那就是:“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”我对这四项的人生体验是:不依赖自己的棱角,不依赖青春的年华,不依赖密集的话语,不依赖频繁的造型,这才真正成就其“大”。本来,那些棱角、年华、话语、造型都是为了追求“大”,结果,不追求的反而“大”了。这种“逆向因果”,实在值得一切公众人物、权势人物、财富人物深思。当然,第一流的艺术家一听便会莞尔一笑,因为他们早就深知“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”的奥秘。

    那些没有任何显摆印痕的“方”、“器”、“音”、“象”,才是大道的化身,自然更不必说“上德”、“健德”和“广德”了。

    第四十二章

  • 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

  • 有了阴阳两气,大道也就动起来了,因为刚刚说过,“反者,道之动”。

  • 我在说以上这段话的时候,觉得当代读者一定会觉得这是一种幻想。但是我要告诉大家,一切有关“宇宙生成论”的设想,即使有了现代太空观察的帮助,也总是带有极大的幻想成分。由于无法进入科学实证,因此在理论上也一定以“形而上先验主义”为主。这种思维特点,后来在中国思想史上逐步减弱,幸好老子早早地呈现了一个圣哲冥想者的高度,使中国哲学免除了一种先天缺失。

  • 当然淮南学子也是当时世界上罕见的智能大聚集,他们后来全因政治斗争而死于非命,使我每次去八公山都心情沉重。

  • 人之所恶,唯孤、寡、不穀,而王公以为称。故物或损之而益,或益之而损。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。强梁者不得其死,吾将以为教父。

    第四十三章

  • 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

    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

    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

  • 当你放弃了形体,空间也就放弃了对你的间隙。

    因为“有”,才会“间”。所以,“无有入无间”。

  • 明白了“柔坚”关系和“有无”关系,老子说,这下就更知道“无为”的好处了。“无为”才会“至柔”,于是有了“驰骋”的权利;“无为”才会“无有”,于是有了“无间”的可能。

    第四十四章

  • 名与身孰亲?

    身与货孰多?

    得与亡孰病?

    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

    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
    第四十五章

  • 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

    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

    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

    静胜躁,寒胜热,清静为天下正。

    第四十六章

  • 天下有道,却走马以粪;

    天下无道,戎马生于郊。

    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

    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
  • 有的研究者认为,“知足”是一种唯心史观,应该予以否定。他们的“唯物史观”,似乎必须争夺物质之足。对此,我坚定地站在老子这边。足不足,并没有固定的外在标准,最重要的标准在自己的心理感受。在荒凉时世,有茅舍明月,足矣;在困乏年月,得妻烹菜蔬,足矣。反之,明明已丰衣足食,还想有更多侵吞,结果对人对己都是祸害。老子所追求的虚静至境,只有知足才能抵达,而且,立即就能抵达。

    第四十七章

  • 上一章讲“知足”,是指“内心之知”;但是,人生在世,还必然需要对外部世界的宏观之知。

    在老子的哲学中,只要让内心皈依于天道,就能产生对外部世界的宏观之知。

    原文是—— 不出户,知天下。不窥牖,见天道。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。

   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明,不为而成。

  • 当然,“知天下”又包括历史维度,因为“天下”也是一个时间程序,那么又有谁能够亲临自己生命过程之外的时间?

    然而,确实也有不少比别人更“知天下”的高人。一问之下,他们的主要功夫还是集中在有限的研究空间。德国哲学家康德,思想经天纬地,却几乎没有怎么离开过他居住的村庄。其实,老子、庄子也大体如此,它们的“逍遥游”因为游在自己心中,所以能够横贯北海南溟,直穿亘古当今。真正的流浪者,远远比不上他们。

    第四十八章

  • 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

    无为而无不为。取天下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。

    第四十九章

  • 王安石在《老子注》里说,圣人无心,是指“以吉凶与民同患”,自己则“无思无为”。

    第五十章

  • 出生入死。生之徒,十有三;死之徒,十有三;人之生,动之于死地,亦十有三。

    夫何故?以其生生之厚。

    盖闻善摄生者,陆行不遇兕虎,入军不被甲兵。兕无所投其角,虎无所用其爪,兵无所容其刃。夫何故?以其无死地。

    第五十二章

  • 能见细微,叫明。 能守柔弱,叫强。

    第五十三章

  • 韩非在《解老》篇中把“盗夸”写作“盗竽”,并说竽是五音中的长者,“盗竽”就是领头的大盗。

    第五十五章

  • 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。益生曰祥,心使气曰强。物壮则老,谓之不道,不道早已。

   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围绕着婴儿的比喻,但引出了一个重要概念“和”。后半部分,由“和”引出第二个概念“常”,接着是第三个概念“明”。因此,“和”、“常”、“明”,是三个理论重心。

    第五十六章

  • 试想,当一个人自称“我是光”的时候,未免有点骄傲,但老子悄悄提醒,他必须再加一句“我是尘”。一个人的生命如能这样,那就是能高能下而融成一体,不见形迹而气吞山河,实在令人崇敬。

  • 原来,之所以“天下贵”,是因为“天下同”。

    “玄同”之“玄”,也与此有关

    第六十一章

  • 因此大国如果能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小国,那就能取信小国;小国如果能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大国,那也能取信大国。总之,只要谦下,或者取信,或者被取信。

    大国不要过于引领,小国不要过于奉承。那么,两者都能各得所欲。相比之下,大国更应该谦下。

    第六十三章

  • 轻诺必寡信。把事情看容易了,必然多难。

    圣人总是重视困难,结果反而没有困难。

    第六十四章

  • 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。
    其脆易泮,其微易散。

    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

    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。

    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

    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
    民之从事,常于几成而败之。

    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

    第六十五章

  • 他的经历,是看了太多“智”和“学”上的伪诈现象,因此做出了激烈的判断。但是,在他之后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,“智”和“学”将会发挥强大的正面作用。即使在当时,也不是所有的“智者”、“学人”都是骗子,他自己就是杰出“智者”和“学人”的典范。由此可知,老子在这个问题上显然是保守得过分了

    第六十六章

  •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

    是以圣人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;欲先民,必以身后之。

   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,处前而民不害,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。

    以其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
    第六十七章

  • 一是慈爱,二是简朴,三是退让

  • 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。

    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

    慈故能勇,俭故能广,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

    今舍慈且勇,舍俭且广,舍后且先,死矣!

    夫慈,以战则胜,以守则固。天将救之,以慈卫之。

    第七十一章

  • 有趣的是,“不知”不算病,以为知道才是病。

    第七十二章

  • 圣人只求自知,不求自显;只求自爱,不求自贵。那就去除自显、自贵,只求自知、自爱。

    第七十六章

  • 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

    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

    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

    是以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。

    强大处下,柔弱处上。

    第八十一章

  • 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

    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

    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

    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己愈有,既以与人己愈多。

    天之道,利而不害;

    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

    余秋雨文化大事记

  • 辞职后,孤身一人从西北高原开始,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。当时确定的考察主题是“穿越百年血泪,寻找千年辉煌”。在考察沿途所写的“文化大散文”《文化苦旅》、《山居笔记》等,快速风靡全球华文读书界,由此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华文作家之一。

  • 余秋雨先生对所有的诽谤没有做任何反驳和回击,他说:“马行千里,不洗尘沙。


  目录